中国智库前瞻性研究有待加强
5月17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智库建设”线上研讨会,并在会上发布《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干春晖主持会议。
会上,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王荣华指出,智库是社会公器,更是国家利器、国之重器。王荣华强调,智库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比任何一个阶段都更需要社会经济转型当中发挥智库的作用。
智库前沿议题设置能力不足,《报告》提出六大建议
2019年中国智库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对中国智库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中国智库又将如何奋力前行。《报告》在回顾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脉络、总结梳理2019年中国智库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力图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回答。《报告》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智库建设现代化”为主题,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与七年来的研究经验与成果,紧密结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智库建设的要求,对中国智库发展图景进行“大写意”和“工笔画”两种方式的描绘,力求全面清晰展现中国智库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报告》分析,中国智库现代化发展中存在如前沿议题设置能力不足,缺乏预见性和引领性,利用新技术能力较弱,政策研究缺乏针对性与精准性等问题,并提出六大对策建议:一是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中国智库的多元化发展。二是突出专业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智库品牌。三是强化科学管理,建立现代智库运行机制。四是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智库核心竞争力。五是运用新技术赋能研究方法和传播手段,提高智库成果质量和影响力。六是研究制定标准,有序推进智库现代化建设。
中国智库现代化之路不可能是简单的模仿和跟随,而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王荣华建议,要结合大数据在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思考大数据与智库现代化结合的方式,科学分析术与道的关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通过现象看本质,从客观细节和趋势的把握做出正确的判断。
突发疫情检验中国智库水平,也提供了极好的战略机遇
智库如何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权衡指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对智库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智库建设必须更加注重高品质、高质量。要从粗放型数量型的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智库应当在前瞻性研究、智库差异性布局、评价体系、人才队伍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提高水平。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认为,这次疫情检验了中国智库能力,五年来中国智库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在这次突发疫情中有了突出的表现。同时,这次疫情也暴露了一些中国智库可改进的方向,为中国智库提供了空前的战略机遇,未来需要补足短板,加强建设,实现飞跃。
澎湃新闻官方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