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语境下中小学文化建设刍议

首页标题    教育研究    学校文化    新时代语境下中小学文化建设刍议

 

 

学校文化是指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学校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育人铸魂的重要途径和显著标示。健康向上、乐观进取的学校文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入新时代,学校文化已逐渐进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开始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关注焦点。但从目前各地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多数尚停留在外层模仿而未能进入内里创造。这种现象大致可以概括为:外表光鲜,内涵贫穷;模式雷同,特点不明;多向拼贴,统筹不行。

鉴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在强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也应迎头赶上,在学校文化的本质内涵、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一、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之魂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魂”,是学校全部文化的积淀所在,也是学校之所以为学校的地方。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具体言之,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学生在校应该学到什么,在人格养成上受到怎样的熏陶、养成哪些好习惯、具备什么能力与素养等。新时代,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概而言之,培养健康成长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乃是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都是一致的,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的人生更完满、让孩子的生命更精彩。这也是清华附小长期坚持生命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学校的价值取向应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统一。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理念的支配下去建构。二者只有在学校高度契合,办学理念才能落地开花,文化建设才能结出硕果。

二、史地发掘是学校文化建设之根

文化是一种过往经验的长期积淀。学校文化也不例外。一所学校的历史无论长短,都会形成自身特有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历史的深度发掘,能更好地把握学校文化发展的个性,深入探究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历史,追踪溯源,了解过往的人事变迁和风云变幻。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历史的重复与照搬,而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创新与升华,并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一所学校处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与其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文化应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因接地气而获得无限活力。如此建构的学校文化才有历史的厚重感与时代的鲜活性,给沉浸其中的学子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时代启迪。

三、系统建构是学校文化建设之途

学校文化属于系统工程,包括精神制度、行为文化等多层次。这些自成体系而又互相联系的子系统皆应紧扣核心主题而发挥作用。从建筑风格、亭台布局、走廊设计、功能装饰到温馨提示、行为准则、宣传标识等都要紧紧围绕校园文化这一主题而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聚合效应,而非耗散消解之功。比如某小学校生均占地不足三平米,但这个“袖珍学校”却拥有系统完整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素:以“阳光”“创新”为内核,建设“阳光型”的“环境文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艺体文化”“家校文化”等。就是这样一所“袖珍”学校却成了当地文化建设的品牌。由此可见,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却成了学校文化稳定性、持续性的精神保障,是克服形式主义的制胜法宝。

四、多元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之源

学校文化的精气神是内敛的。它蕴含在建筑实体、一草一木和师生言行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的一切人事物皆应彰显出学校文化的内在特征,成为校园文化景观最生动的标识。而实际情况却是,举目所见多是形神分离,或有“形”无“神”,或“魂”不守“舍”,甚至成了搞笑戏拟的“印刷”拼盘。标语口号挂满墙,精美印刷一箩筐,说起来头头是道,看起来内心凄惶。原因就在于徒有其表,名不符实,而与师生学习生活无关。多数学校文化是校长头脑一时发热的结果,缺乏有形载体呈现,很难走进师生的内心,更难赢得他们的心理认同,何谈触动灵魂?有如此的校园文化实践,其立德树人之效自然难以想象。

五、深度内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

立德树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在“育人”,重点在“立人”。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以教师为“育人”主体、学生为“立人”主体。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校文化教育的理念,为谁培养人或培养什么样的人必然成为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所在。古人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关键在“立人”——培养优秀的高级人才和创造性英才。所以,梁启超才提出“新民”说,鲁迅才倾其一生去“树人”。眼下不少学校的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校长一人转:行管人员围绕校长旨意去构思,按图索骥,东拼西凑。校长一人拍脑袋,手下几人抠脑袋。如此撇开一线师生,怎能集思广益,何谈集腋成裘?草草议定的方案便去委托文化公司去运作、宣传。试问师生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从何而来?

校园文化是校长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直接呈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长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如果校长既非合格的教育家,又无教育专家的凝练提升,学校文化难免肤浅短视之嫌。有些学校文化缺乏高度与内蕴,概源于此。

校长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缔造者与引领者,但校长必须对校园文化有自己深入的思考,提出独特主题方向,教师积极建言献策,专家引领未来方向,以避“只缘身在此山中”之短,为学校拓展更加高远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专家的深入考察、把脉问诊与反复论证,足可以纠编扶正、梳理内容、提升主题。

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必须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以彰显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学校文化也应汲取古今中外教育之精华,建立属于自己学校灵魂的校园文化,把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时代的民族命运融合起来,挖掘学校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

 

郭世轩: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教授,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专家

 

 

 

2023-05-13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电话:010-5712 7080 

邮编:100875

传真:010-5712 7080 

Q Q:2976936255

Email : guopeied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院(北京师范大学南院)京师科技大厦B座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