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华: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

首页标题    教育人物    校长园长    吴新华: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

最近读到作家方方散文《喜欢苏东坡》,其结尾尤其感人,文中曰: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这勾起了我想一写东坡先生的欲望了。无论何时东坡居士的“迷妹”或“迷弟”均为无数,若他生活在今天绝对是超级“网红”。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了解东坡居士得从儒释道学说淡起。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执一理,自成体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文化主旨、做人标准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儒家重入世,注重进取、修身明德,强调个人的积极进取和对社会的贡献;道家尚自然,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佛家说众生,主张慈悲宽大、包容忍让,视世间万难为无物,追求超脱修心。每一个中国人骨里都有这三家的元素,流着这三家的血液,可以这样说儒家思想是我们工作人生的标尺,佛家思想是处事人生的标尺,道家思想则是我们逍游人生的标尺。儒修行、道修性、释修心。如果说儒家的天花板是孔子,道家的天花板是庄子,释家的天花板是鸠摩罗什,那么儒道释三家皆通透者且是天花板级的人物当属东坡居士。他是集儒释道为大成的第一人。为什么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057年,那一年20岁的苏轼带着弟弟进京赶考。当时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哪些?除了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等等,这十人个个都吓死宝宝,都是大伽级的人物,每一个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都是数学上3西克码以外的人物。这一届科考,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考完阅卷,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手舞足蹈。欧阳修接过一看,啧啧赞叹:“真是妙文啊!”他提起笔,立即想把此卷圈为“第一”。正要下笔,他忽起一念:“这肯定是我弟子曾巩所写,我若将他圈为第一,其他人必会觉得不公。”于是笔锋一转,将此卷定为“第二”。哪知封解试卷,打开一看竟是苏轼。欧阳修立马对苏轼青眼以待。“把你旧日文章也找来我看看。”这一看,欧阳修更是惊赞不已:“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更为传奇的故事发生在1061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制科考试。何为制科考试?就是皇帝为直接选拔特优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这个考试那可比进士考试高大上多了,北宋南宋录取的进士一共有4万多人,但制科考试录取了多少?只有41人。简单来说就是人中龙凤,进士中的进士,要中榜,那比今天中彩票特等奖难多了,制科考试设置分为一二三四五等。苏轼第三等甲,一等二等,要求太高,形如虚设。从来没有人得过,因此第三等实际就是最高等级。北宋建国100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过一个第三等乙,故可以这样说苏轼是北宋百年考试第一名,状元中的状元,其弟苏辙得了第四等,宋仁宗高兴坏了,连连感慨:“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宰相!”然时间的进程中和这位达人开了大玩笑,苏轼并没有朝着宋仁宋感慨的方向发展,虽然最高时,他做过中央部长、皇帝秘书,但是从政40年,他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最低时,他做过县处级民兵副团长。从官者,站队甚为关键,新政旧僚何去何从,绝大部分人选择了墙头草两边倒。新强从新,旧强仗旧,以求飞黄腾达。应了古语“识时务者为俊杰”,倘若苏轼也如此,仁宋之言便可实现,然苏轼偏不,坚持真理,坚持主张“我不看新旧,只就事论事”。他从不违心地阿附于任何一方,做得好,就点赞;做不好,就拍砖。王安石对就点赞王安石,司马光对就点赞司马光,不管是顺境通达,还是逆境当道,他都始终保持着人格的超然独立,不因“进”而流于逸乐,也不因“退”而英雄气短,何等快哉!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既表明心迹,又表明志趣。

苟有可观,皆有可得

不甚求法度、不旧循规矩的苏东坡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方面,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在绘画方面,他是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之一。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皆是大师。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怪乎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1001年—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这当选实至名归。

同时,苏东坡是一位“三好”先生:好兄弟、好丈夫、好朋友。好兄弟。苏轼、苏辙兄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最深的兄弟。苏轼写给苏辙的作品有104篇,苏辙和答的有130篇。一首“明月几时有”,把兄弟情谊写到极致,月亮诗从此无人出其右。弟弟苏辙也最懂哥哥,帮他实现了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同时苏轼的传世经典作品也是由他弟弟苏辙整理出来的,他颠覆了夫妻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普世价值观,践行了夫妻兄弟姐妹皆手足的传奇,正是如此,民间才能编造出了他妹妹苏小妹,她是一个才华与他相匹配的人物,并演绎出苏小妹和他得意弟子秦少游的才子才女的爱情故事,留下了“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等佳句。好丈夫。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后,苏东坡为她种了3万棵松树苗,把自己的相思化作3万棵万古长青的松树。10年后,苏东坡在密州为官,写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得如此丈夫,王弗三生有幸,可含笑九泉矣。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陪他宦海沉浮、东奔西走25年后病逝,苏东坡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第三任妻子王朝云,也是与之生死相依,被视为人生知己。苏东坡有一天吃完饭,摸着肚皮笑着问周围的人,肚子里是什么,周围的人都说:先生一肚子学问。唯有王朝云回答:“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哈哈大笑。朝云死后,苏东坡为她写了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从此,苏东坡一直鳏居,没有再娶。巧的是三位妻子皆姓王,王家出了一个好女婿,东坡先生不仅给苏家添光彩,亦给王家添光彩。纵观历史无数名人雅士含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辛弃疾等,今人能记得他们太太有几个?叫做什么名字?什么动人的故事都道得清清楚楚者唯东坡先生一人而已。可以这样说其三任妻子,他没有辜负任何一个人,当然这三个奇女子也对得起他,这是个充分必要条件,验证了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好朋友。苏东坡朋友良多,他的群众基础很好,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命运坎坷不移失志,身处逆境不失豁达,生活艰辛却不改乐观。生活充满着正能量,为人处事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是受到东坡先生的影响,余在四十岁的时候便这样志言:“余生不经营钱财、不经营官权,只经营朋友,对天下苍生以尊重的心平而视之。”

前知当然,事至不惧

苏东坡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公仆。在《观棋》一诗中东坡先生写道:“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这是他的工作哲学和工作态度。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凡事竭尽全力,而后顺其自然。其在徐州做知州时,适逢黄河泛滥,大堤修了一个多月,仍未修好,老百姓都累瘫了,实在没办法,东坡先生只好去城内禁军求援。禁军本来只听皇帝号令,地方官无权调动。但禁军头领看到浑身泥浆、面容憔悴的苏东坡,眼睛顿时湿了:“文官尚如此,我这个武官岂能为了保命而误苍生。”他立命禁军跟随苏轼抢修堤坝。军民齐心,力可断金,堤坝就这样修好了,老百姓生命和财产也保住了。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他都活得比雷锋还雷锋:流放杭州,他疏浚西湖,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流放惠州,他改善民生,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流放黄州,他大兴慈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孤儿院;流放到无可再流放尽头——儋州,抵达儋州后,他连用六个“无”字总结当地的生活条件:“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苏轼《与程秀才之一》)在如此凄凉荒无的地方,他居然创办学堂,教起书来了,并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同时教会当地百姓种水稻,做起既耕又读的老师。如果按今天流行的话来形容的话,就是东坡流放三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据说苏东坡每每离开此地至彼地时,老百姓都是夹道相送,泪流满面的。苏东坡实在是一个值得百姓尊敬的好公仆,他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厨神、酿酒师、茶艺师。美食是他的人生信仰,他给我们深刻感悟是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吃两顿!还不能,就吃三顿,再再不能,就吃四顿,N顿美食过来,一切烦恼早就烟消云散了,呵呵!他在《惠崇春江晚景》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表面上看是在称赞早春江景的优美,但我更认同这种解读,它是吃货的一种文明呐喊:“春天来啦太好啦!太好了!竹笋能吃了!鸭子能吃了!野菜能吃了!河豚也能吃了!好开森呐!”这多有生活气息和情调,完全是吃意盎然的春色图。其《老饕赋》:“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把吃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首先,厨师得是庖丁、易牙这种大师级别的;其次,烹调要用新鲜的水,干净的器具,柴火也要烧得恰到好处;再次,烹调方法要丰富多样,有时需火快煑,有时要文火慢熬。第四,得请颜值高的女子奏乐跳舞,喝上一杯茅台般白酒,最后再来一杯上等西湖龙井茶。东坡先生活脱脱就是一个精致利己又利他的吃货,和他吃一顿饭的快乐肯定高于和财神巴菲特吃一顿饭。

被贬黄州时,他写过一篇《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把猪肉写得如此细致入微及美好,人世间也只有东坡居士才能做到。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明了“东坡肉”。“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时它自美”这句话成了后人做红烧肉的最高指示,他一生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烤羊脊、烤生蚝等60多道著名菜肴。常言道:“菜酒不分家。”有酒无菜空伤胃,有菜无酒缺灵魂,为了与菜相配,在禁私家酿酒的宋代,他竟然活成了北宋有名的酿酒师。每每流放某地,他便就地取材,自酿美酒,款待朋友。流放密州时,他用土米酿酒。流放黄州时,他用黄豆酿酒。他一生中酿过米酒、蜜酒、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万家春酒、罗浮春酒、酴醿酒等多种酒品。还专门撰写了《东坡酒经》:“南方之氓,以糯与粳杂以卉药而为饼。嗅之香,嚼之辣,揣之枵然而轻。此饼之良者也。吾始取面而起肥之……..”洋洋洒洒数百字,讲得都是造酒的选材、技术与方法,属原创,放在今天完全可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书香、茶香、墨香为古人所颂,书香实在,茶香飘逸,墨香清淡,对于东坡先生这样大文豪,品茗是他一生想绕也绕不过去的事情,令人羡慕的是有啥玩啥的他在茶这个领域又活成了北宋有名的茶艺师。其名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对烹茶极为专注的他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茶道圣经,如在《试院煎茶》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最为精彩绝伦的是他与名相司马光的“墨茶之辩”,相传司马光好茗饮。一日,邀好友斗茶品茗,大家带上各自收藏的上好茶叶、精美茶具、甘泉良水赴约。先看茶样,再嗅茶香,后评茶味。苏东坡和司马光所带的茶成色均好,但因苏东坡自携水是是隔年雪水,水质极好,泡出的茶味更纯,于是占了上风。司马光内心略有不服,当时茶汤尚白,他乘机出题玩笑苏轼:“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同爱二物?”苏东坡不慌不忙,高睨而答:“二物之质诚然矣,然亦有同者。”司马光不解,问其原因,苏东坡从容而道:“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以为然否?”话毕,众人叹服。

作为苏轼的迷弟,我非常赞同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是的,东坡先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最懂生活的人。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全能。纵观苏轼一生,无论顺境逆境热爱生活永不变色,从不浪费时间,在享受美食的前提下轻松拿下十多个领域的大满贯,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是旷世“网红”,是我们为人做学问的典范。

作者:吴新华(广东省广州市源雅学校总校长)

 

 

 

 

 

2023-06-07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电话:010-5712 7080 

邮编:100875

传真:010-5712 7080 

Q Q:2976936255

Email : guopeied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院(北京师范大学南院)京师科技大厦B座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