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王东江赴国培京师调研指导

首页标题    教育资讯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王东江赴国培京师调研指导

——强调职业教育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23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高职中专院校协作会会长王东江一行莅临北京国培京师教育科学研究院检查指导工作。王东江主任重点围绕职业教育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及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等议题展开调研。国培京师办公室主任刘季宏、国培京师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景林等陪同调研并汇报相关工作。  

王东江在调研中指出,职业教育需紧跟数字化转型趋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入研究如何把deep seek等技术应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场景。他提出,职业院校应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化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实训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国培京师办公室主任刘季宏结合研究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其在“未来阅读计划”和“教育微创新”领域的探索。他表示,国培京师近年来通过开发系列教师培训课程,积极探索把阅读工具运用于课堂教学,如“诵读朗读与课堂教学融合”、“云时代青年教师自我成长”和“课堂教学微创新策略”,帮助教师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体验感、情境性,从而激发课堂活力。

 

王东江主任还强调,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今年年初教育部已正式向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函,同意设置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同时撤销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制,同意首批设置6个职业本科专业。这意味着北京经开区迎来首所本科院校,同时标志着北京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实现了零的突破,填补了首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开启了首都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崭新篇章,对推动北京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科教学思维在职业教育中比较严重,缺乏专业的职业教育思维。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业性指导,心理学科教学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王主任提出,职业院校应主动对接首都高精尖产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探索“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解决职业教育升学与就业的衔接问题。同时,他建议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工匠和劳模参与教学,推动产教融合从“形式结合”转向“实质协同”。 

调研期间,王东江对国培京师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贡献给予肯定。他指出,国培京师作为教育科研机构,应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职业院校制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引入先进教育理念。  

针对教师培训工作,王东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化机制;二是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创新引导者”转型,提升其技术前沿敏感性和教学改革参与度;三是强化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打造“有趣、有用、有效”的课堂。

国培京师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景林汇报了研究院近年来的师资培训成果,包括为全国职业院校定制“一校一品”培训项目、开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等模块化课程。他表示,未来将聚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作为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王东江还就关工委工作提出建议。他呼吁国培京师联合职业院校,开展“五老”进校园活动,发挥退休教师的经验优势,参与教学督导和思政教育,助力青少年成长。同时,他建议建立关工委工作评价机制,通过“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等品牌项目,提升工作实效。  

此次调研为职业教育与教师培训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培京师院办公室主任刘季宏表示,将认真落实王东江副主任的指导意见,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师资培训体系,并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职业院校师生诵读活动”,进一步推动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025-04-23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电话:010-5712 7080 

邮编:100875

传真:010-5712 7080 

Q Q:2976936255

Email : guopeied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院(北京师范大学南院)京师科技大厦B座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