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学校的形成与构建

首页标题    课题项目    特色学校    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学校的形成与构建

——记江苏省昆山中学特色办学之路

江苏省昆山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14年,昆山中学高规格完成易地新建,学校占地面积约300亩,现有54个班级。经过长期的积淀与追求,昆山中学基本完成“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学校”的建设构想,从校园环境到精神文化全面融入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秀特质,并以课程建设与实施为载体,走出一条“文化强校、特色立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特色定位:学校传统文化与地域先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水乡文化既有“水文化”的共性特征,又独具自身优点,是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先进文化,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其一,水之韵——柔美。江南水体“不染纷华,修美于内”,滋养出江南水乡文化的柔美、细腻、温婉等优雅气质。其二,水之智——尚真。《孟子》有云:“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水因势而流、因时而变,可动可静、可曲可直,“历险致远,卒成不毁”,孕育出江南水乡文化的尊重规律、百折不挠、灵活创新等高超智慧。其三,水之德——至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水纳万物,能“以出以入,以就鲜洁”;水“主量必平,盈不求概”,且不分高低贵贱皆无私给予。培育出江南水乡文化的奉献、包容、公平、博爱等至善品格。

受本土优秀文化浸染七十载,昆山中学的传统文化深深烙上了江南水乡文化的印记,兼之几代昆中人的不懈追求、创造和完善,形成了以“传是”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传是,原为昆山清代大学者徐乾学的藏书楼名,表面字义为“传此(书)”,后成为昆山中学的图书馆名,其涵义在办学实践中得以扩展。一为传授真理、传承文化,乃其本义;二为“实事求是”,借鉴顾炎武先生的《日知录》,发展为“日知日行日成,求实求是求真”的学校精神,形成了“求真、务实、进取、创新”的校风。三为“各是其是”,充分尊重师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主动接纳多元化的先进观念,形成了民主、多元、开放、包容的办学风格。显见,昆山中学建设“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学校”,是对地域先进文化的借鉴和弘扬,对学校传统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构建和彰显,因而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载体建设:物态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得益彰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建设与实施是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学校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昆山中学系统建设由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的课程资源,整体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使特色学校的建设设想落地生根。

重视顶层设计,强调整体构建

2012年,昆山市投资7.2亿元易地重建昆山中学,昆山中学围绕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申报、承建江苏省普通高中“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整体设计“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学校”的建设蓝图,统筹配置各种资源,将江南水乡文化的先进元素合理导入学校的物态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如校内的“传是楼”“日知楼”“是园”“容湖”和校外的“传是路”等等,主要景观的命名无一不突显学校的办学理念,赋予学校整体构建和系统发展的合力与张力。

创构物态文化,强化浸润功能

昆山中学重视建设由校内外资源共同构成的物态环境,力求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感悟,滋养精神。一是全方位建设“水韵校园”。该校高标准建成了承载着江南水乡文化内涵的展览园区和体验湖区。展览园区叠山理水、修竹倚墙、情景交融,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体验湖区轻波涟漪、绿树婆娑、小桥戏台,是本真的江南水乡风貌;室内和连廊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再现江南水乡典型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创设便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人机互动和操作互动平台。加之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微型河、湖、瀑和形式多样的文化符号,营建出无处不在的水文化氛围。二是多渠道开辟实践基地。昆山中学以凝聚着江南水乡自然和人文精华的周庄、锦溪等古镇为校外教学和实践基地,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接受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文化的熏陶,体悟本土文化之真、之美、之善。

完善课程体系,彰显文化合力

昆山中学基于“江南水乡文化”的内涵,以及深蕴其中的开放、多元、包容、创造等精神,兼容并蓄,构建由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内课程与国际课程、江南水乡文化与其他校本课程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多元课程体系。一是开发“水乡文化”课程。江南水乡文化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精神食粮,昆山中学积极开展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和规划课题研究,创新开发由物态资源和校本教材共同构成的特色课程,该校教师和业内专家共同组成编写团队,遵循目标性、科学性、主体性、基础性、典型性等原则,注重本土文化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双向渗透与有机融合,历时3年编成并出版了《江南古建筑》《水乡昆曲韵》等9本校本教材。二是开辟国际课程,该校非常重视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2013年,与美国瓦萨琪高中联合开设中美合作办学高中文凭课程项目;2015年,成为美国大学理事会国际成员学校。三是开发德育课程,昆山中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汲取江南水乡文化的先进内涵和昆山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的思想精华,不断丰富和优化德育课程。四是开放个性课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该校师生已开发出39门个性化课程。

理念转化:特色课程的系统实施、方式变革与影响辐射

昆山中学以江南水乡文化特色课程为先导,科学创构教学模式,常态实施校本课程,并以此引导其他校本课程的科学实施,使学校特色建设的理念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

科学化创构教学模式

昆山中学结合江南水乡文化课程的特点,以“行思结合、知行统一”为基本原则,创构出“水韵·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模式。一是“水韵”为基。水韵,指江南水乡文化的特有意韵和优秀特质,它们既是育人目标,也揭示了达成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如水般文化浸润中获得自主发展。二是“体验”为径。以“创设情境,激活体验——对话交流,拓展体验——合作探究,概括体验——评价反思,内化体验——应用试验,升华体验”为基本流程。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体验、交流反思和实践(模拟)运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精神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注重情境创设,重视心灵沟通,突出素养培育,强调“以生为本”,直指教育的根本意义,目前已广泛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实施,如该校探索形成以“浸润—践行—反思”为主要环节的实践型德育课程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道德观念的自主内化和提升。

制度化推进课程实施

昆山中学先后制定了学生自主选课、课程教学与研究、教学效益评价等一系列课程实施制度,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各类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形成了“三定一动”的校本课程实施方式,即“教师定”(授课团队相对稳定)、“时间定”(开课时间确定)、“地点定”(授课教室固定)、“学生动”(学生自由选课、选师),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自主选修课程。

多样化拓展实践路径

昆山中学以环境熏陶、课堂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化、立体化实施江南校本课程,重视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客观理性地求真、身体力行地求善,进而将抽象的概念升华为有血有肉的精神养分和实实在在的实践能力。一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开展“昆曲回故乡”“感受水乡周庄”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临生动、立体、厚重的现场,在游学、研讨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和心灵润泽。二是开展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组成多种多样的社团和研学团队,引导他们在田野调查、技能操作、交流提炼、应用反思等过程中积累体悟,提高实践力。三是开展立足本土的德育活动,如举行“顾炎武思想伴我行”“文化昆山辩论赛”等团队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反思中完成价值观念和人格素养的自我完善。

建设成效: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共融与共同发展

随着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的日趋完善,文化育人的价值日益显现出来,昆山中学在办学过程中获得了喜人的成绩、强劲的潜力和广泛的赞誉,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学校”的建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为宗旨,润泽学生的个体生命素养为核心,通过构建立体化、系统化的浸润式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自主领悟课程内涵,提高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增长实践智慧,养成至善德行,获得全面发展。例如:许多学生主动参与物态环境、校本教材、专题网站的设计和建设,“江花”文学社成为“全国学生文学社团百面旗帜”之一;2012届学生章逸飞荣获第十三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016届郭伍超等7位学生获得多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数十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机器人大赛亚洲公开赛、欧几里得国际数学大赛和国际发明展览会中获得大奖;等等。

助推教师的持续发展

昆山中学既架构起激励创新、各是其是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又以海纳百川的心胸引进一批有业务专长的教育人才,构成了充满个性而又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近三年,全校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224人次,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和教研课题8项,在核心期刊或教育部门主管报刊上发表论文117篇,出版个人专著或编著11本、校本教材9本。目前,昆山中学拥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5名、江苏省特级教师6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名、姑苏教育人才5名、苏州市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2人次,昆山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到68.6%。

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随着特色学校建设的有序推进,昆山中学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愿景、优化了物态环境、丰富了文化内涵、突显了办学特色、提升了办学品位,江南水乡文化所蕴含的循理、进取、创新、民主、包容、至善等先进元素全面融入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和教育生活。学校课程改革的经验多次在全国、省、市范围内交流,并被《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刊物推介;学校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门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20余项省级以上的荣誉或称号。

“以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兴校”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和完善过程,奋进中的昆中人正胸怀教育理想,奋发向上,一路向前,力争使每位学子都能满怀雄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去求知、去生活、去创造。

(王伟 马利)

《中国教育报》2016年09月27日第8版

 

 

2016-09-28
浏览量:0
当前位置:

电话:010-5712 7080 

邮编:100875

传真:010-5712 7080 

Q Q:2976936255

Email : guopeied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院(北京师范大学南院)京师科技大厦B座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