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在香港新亚书院成功举办

2017年7月3日至10日,第十五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功举办。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钱逊先生、著名学者王殿卿教授、王新宏教授,香港大学刘笑敢教授、新亚书院院长黄乃正教授等云集香港新亚书院,为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位中小学校长讲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参训校长还参观了香港廉政公署、新亚中学、保良局何寿南小学、香港红十字会、金门大桥等。

本次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与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主办,三本教育、孟子学院、国培京师三家机构也派出部分学员参加了培训。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教授范瑞平为学员们做“重构中国生命伦理学”讲座。范教授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邱仁宗教授,攻读自然辩证法专业医学哲学硕士学位,后又师从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H.T. Engelhardt, Jr.)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著有(《重构主义儒学》)和《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等著作。范瑞平教授从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家庭主义等具体解说,与学员畅谈重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现实意义。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兼任研究员陈荣开做“朱子释诚明”。从经典原著到各家注解的梳理讲起,重点强调对于《中庸》中“诚明”,朱熹的解释更具有学理依据,更加系统权威。陈教授考据的精细和规范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学者,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创办人钱穆之子钱逊教授亲临培训现场为学员讲授“谈儒学中的做人的价值”专题课程,并与学员就新亚书院校训“诚明”进行了深入交流。钱逊教授现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团体理事。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先后在清华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组、哲学教研组任教。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笑敢先生给学员讲授了“关于孟子性善论的争议与回应”专题,他从动物的感应表现讲起,认为,性善论给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好愿望,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那种睦邻友好的关系。君子要自觉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性。

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处长黄秀清教授为学员讲授“诚明与诚信教育”专题课程。黄教授认为,诚信的建立基础是诚明,未来社会必须强调诚信,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要有诚信,诚信是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的关键。
香港公教教研中心总干事徐锦尧神父为学员讲授“《中庸》的诚明与天主教诸圣相通功”。徐锦尧主张宗教与生活结合,与社会结合。宗教必须移风易俗,就像菜里不加盐不好,加了盐不是盐水,而成为美味的羊肉汤。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2017-07-13
ꁖ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