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例和论文
各中小学教师、教研员:
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各地中小学校积极探索诵读方法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巫溪县举办的“从经典诵读到语文朗读”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大会展示了诵读朗读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成功案例。此外,首都师范大学李文华教授在相关活动中分享了诵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强调其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积极影响。国培京师未来阅读计划把诵读朗读作为其中一个人模块,第二期诵读朗读种子教师培训,线上和线下受训人数达到了160多人,为检验培训效果和鼓励更多教师加入未来阅读计划项目,特举办本次研究课例征集活动。
一、课例征集方向
1. 诵读方法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课例视频:展示如何将诵读方法融入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中,通过诵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阅读能力。
2. 诵读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小论文:鼓励教师探索创新诵读方法,如“打开口腔、嘴巴用力、调值饱满、变化节奏”、“二人互动、多人互动”等技巧,撰写文章字数限制1200-1800字。
二、课例征集要求
课例征集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分别压缩后,同一个邮件附件发送。
1.教学视频
录制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视频,手机横屏录制,保持清晰稳定,声画质量好,分辨率720P以上,格式为MP4,不超过800M。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2.教学设计
课例教学应包含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方式,突出诵读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课件
课件大小不超过1G,不插入视频文件。
三、诵读教学实践小论文
1.论文应诵读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或探索创新使用的诵读方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
2.正文字数原则上控制在1500-2500字。要求具有原创性、真实性。
3.已在省级及以上评选中获奖或在具有公开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具征集资格。
4.提交论文以WORD文档形式,作者姓名+标题。正文标题为黑体2号字居中,第二行为:姓名+省市+单位名称。文章结尾附作者简介(500字以内)。
四、征集与评选
1.征集对象: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及相关教育工作者。
2.评选标准:创新性、实践性、教学效果、推广价值等。
3展示与推广:优秀研究课例或论文将通过相关国培京师媒体平台展示,并有机会在全国性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中分享。
4.征集截止日期:2025年3月15日报北京国培京师教育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57127080
电子邮箱:guopeiedu@sina.com
国培京师课堂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