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婵:美国阅读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2023年3月29日14时30分,受全民阅读研究中心邀请,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吕婵莅临由湖南大学教务处主办的岳麓讲坛,作了题为“美国阅读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启示”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刘舸教授主持。
吕婵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美国中文领航项目主任,多家学术刊物的评审、客座编辑。著有Chinese Literacy Learning in an Immersion Program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9)等。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保护知识产权,致敬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学术大师们。“世界读书日”自设立以来,反响热烈,影响深远。临近“世界读书日”,全国各处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宣传活动。借此机会,吕婵教授试图通过对比中美阅读教育,分析现存阅读教育的困境与机遇,分享科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鼓励和呼吁更多的人投身于阅读活动中。
1.什么是阅读
讲座伊始,吕婵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阅读?”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各抒己见。吕婵教授在点评相关回答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阅读可以是看一本书,可以是与作者的思维碰撞,或许也是获取名利的途径,但如果从心理语言学、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阅读实际上是从文本获取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字词识别、精确识别自动化(阅读流利度)和阅读理解层面上的意义建构,三者缺一不可。这一阅读过程具有非功利性、趣味性和积累性,在某种意义上与马太效应——“多的越多,少的越少”有相似之处。吕婵教授借用生动有趣的阅读实例论证了上述观点,随后便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们探讨阅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2.阅读与教育的关系
吕婵教授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儿童在6岁之前,处于前阅读阶段;6-7岁时,进入初始阅读与解码阶段;7-8岁时,开始建立语言流利度和自动化能力;8-14岁时,应能通过阅读技巧来获取新知识;14-18岁时,能够通过阅读建立自己的观念;18岁以后,能对不同的书籍进行建构和解构。不同年龄阶段,阅读的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需加以区分。
吕婵教授强调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吕婵教授认为阅读理解能力与考试成绩直接相关,并由此强调学科方面的阅读尤为重要,它能促进信息提取、直接推论、解释信息、整合观点与信息、检视并评价文本成分等能力的提高。此外,母语阅读能力与二语阅读能力也是强相关的。吕婵教授详细解读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阅读理解模型,并对此做出总结。阅读技能是由不同的、可分解的子技能组成的,这些子技能是可以被分开测量的,它们对阅读理解的贡献不等,但都有影响,加强某种子技能势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美国阅读教育简史
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但也受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但这种科学看待阅读的观念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更多地被教育工作者接触到并在教学中实践。谈到教育工作者对科学阅读的实践,吕婵教授普及到,17、18世纪,在美国东部盛行的加尔文主义对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642年马萨诸塞州建立学校,旨在让所有的儿童学会阅读《圣经》,但此时的阅读教育倾向于死记硬背。19世纪中期,马萨诸塞州教育局长认为读音与理解并不匹配,否定旧有的阅读教育方法,由此“整词方法”与“看说法”流行开来。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的先驱Edmond Huey 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海量阅读来提升阅读能力,并提出了一些新颖的阅读观点。20世纪中期,Ken Goodman 提出人们可以根据语境来猜测词义。Marie Clay 在同一时期提出了阅读可依靠的三种线索:字形线索、句法线索和语义线索。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阅读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没有研究证明“整词方法”的有效性。成熟的阅读者也并不依赖“字形线索”和语境进行阅读。词汇识别能力低下是阅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国家层面开始在开展NAEP测评、制定阅读共同核心标准、构建兰思阅读分析系统等方面付诸努力。学校层面通过建设图书馆、设置专门的“图书馆课”、联合当地书店举办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